close

   old_coffee.jpg咖啡一般比較苦,多多少少需要在喝過許多種飲料後,才會體會到苦的「美感」,而我們在咖啡的世界中,也將咖啡分成沖泡式即溶咖啡(一般多為熱的),與現成的包裝即飲咖啡(一般多為冰的)兩種來分別作調查,加上咖啡種類繁多、或者有糖無糖、或者咖啡因多寡,所以往往不好以偏概全,大抵上,年紀愈大愈愛喝咖啡這種說法,在即溶咖啡裡準,在即飲咖啡則不是,若再考慮其它因素,自然又會有另外一種說法,本文先釐出一個關於年齡的基本條理。

 

  根據東方線上2006年版E-ICP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的調查,青少年跟60-64歲的高齡層,最不愛碰咖啡,最近三個月(以下同)他們各有八成不喝即溶咖啡,並各有七成四不喝即飲咖啡,比例頗為整齊頗有默契,所以事實上說咖啡愈老愈多人喝是落在60歲以下,並且限於即溶咖啡,以20-50歲來看,十年作間隔,年輕到年長不喝的比例分別為71%、66.9%、61.5%與60.2%,頭尾大約差了十個百分點,嚴格來說並不多,就算加入青少年由老到少也差不過兩成,可見台灣喝咖啡的風氣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普及,令人擔心星巴克、怡客等這種咖啡店的未來,它們之所以風行,可能只是一種「都市生活型態」的產物,它不是一個普及現象。

 

  這還可以再由即飲咖啡來佐證,正如前面已說,即飲咖啡與年齡較無關係,最愛喝的年紀落在20-29歲的年輕人,可是也只有四成的人會喝它,他們的大哥大姐們,比他們還少喝,「年紀愈大愈愛喝咖啡」的說法在這裡不適用,為什麼會這樣?筆者認為關鍵在於「喝咖啡」不是我們的文化,它頂多是都市生活型態的一種短期現象,有著時尚、流行的都會風味道,從整體來看咖啡市場,沒有超過四成的人會喝它,意思就是說一半都不到,是個不算大的飲料市場(因為即飲咖啡是消費者最容易碰觸到的咖啡)。

 

  「咖啡廳」的意義當然更廣泛,它還有茶、蛋糕、甜點,還有一種氣氛,我認為那種氣氛是浪漫,這也是為什麼咖啡廣告常有浪漫氣息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,這種西式的浪漫氣息在中式的茶館裡找不到,所以沒有人說也提供茶的「咖啡廳」是「茶館」,「咖啡廳」三個字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型態,但從上文來看,它沒有文化的深層意思,它頂多是一種都會的流行風潮,意思就是說:一個時常光顧咖啡廳的年輕人,老了不見得會繼續光顧,這也是咖啡與年齡在台灣消費市場上最弔詭的關係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咖啡、年齡、咖啡廳與文化 / 林正安     東方線上iSURVEY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咖啡豆的購買與保存

咖啡的起源歷史

咖啡的經濟效益

台灣咖啡史

咖啡機的種類

咖啡多酚 -- 抗氧化 有助肌膚防老

咖啡與咖啡因的關係

喝咖啡的好處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son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