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品質很可惜的沒有國際性的標準,只是由各出產國獨具的幾個咖啡特徵來分級。從一袋中取出樣本咖啡豆,依照那個國家的標準加以評價,然後整袋的咖啡豆便據此標上一個等級標籤,好或壞,視評估結果而定。大部份的分級特是外觀(大小、統一性、顏色);每個樣本中的瑕疵品數量;盛杯品質(cup quality),這當然包括味道與豆形,及咖啡豆是否經過良好且均勻地烘焙。因為等級的種類與標明術語,每個國家都不同,而品質的標準只適合於當地所產的咖啡,若不熟悉產地的分級制度,要解釋咖啡的真正品質很不容易。這些國家至少有一個共同處:所有的國家都用標準的網篩決定咖啡豆大小,這樣買主就不需去猜測生產者所提供的咖啡豆之大小。
咖啡可能會有異國風情的地區性名字,或以處理過程來分類(水洗式或非水洗式)。它可能會有一個描述性的名稱,或只是以數目排列的一或兩個字母。在咖啡產業國營化的特定國家,其分級制度似乎相當無趣,例如:在肯亞,一袋咖啡豆可能是水洗「AA」,加上一個數字代表10個沖泡品質之一;但這種聽來平凡的咖啡,可是大部分專家認為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。在印度,一種「A級種植」(Plantation A)──假設為「水洗式」,因為非水洗的稱為「櫻桃」(cherry)──是最好的咖啡之一,但並不是與肯亞的同一等級。然而,印度最近變成一個自由市場,所以大家仍在觀望它會採用何種分級制度。
大部分加勒比海與中美洲國家採用代表高度的文字:哥斯大黎加(Costa Rica)東部地區出產LGA(low grown Atlantic,大西洋中處生長)、與HGA(high grown Atlantic,大西洋高處生長);西部斜坡生產HB(hard bean,硬豆)、MHB(medium hard bean,中硬度豆)、GHB(good hard bean,硬度良好豆)與SHB(strictly hard bean,極硬豆);咖啡豆硬度越高,生長的高度越高,也越貴。哥斯大黎加最好的種植農場,可以在其咖啡豆上貼標籤及註記種植高度,而哥斯大黎加與尼加拉瓜也以中央布宜諾拉維多(Central Bueno Lavado, MG)、中央奧圖拉(Central Altura)(生長處較高者)、中央厄斯崔堤門堤奧圖拉(Central Estrictamente Alturn,SHG)等名稱代表咖啡品質等級與種植高度。
- Jun 12 Sat 2010 10:18
咖啡的分級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